轉化率達45%,這是中民筑友專利令人驚嘆的另一面。
所謂專利轉化率,即專利轉化為生產力的比例,我國目前平均專利轉化率僅為10%,遠低于國際水平,很多專利僅僅只是停留在專利授權成功階段,并沒有實現產業化、商品化或金融化,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專利質量不高。
中民筑友始終堅持科研項目要切實解決生產一線問題,加強科研成果應用及培訓,讓科研成果為公司創造效益,圍繞具體產品和結構體系打造能夠創造經濟效益的專利體系,形成產研結合的良性循環。以公司自主研發的不銹鋼斷橋保溫連接件為例,該連接件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的現狀,解決了以往連接件不防火、耐久性差的問題,更大幅降低了成本,與以往行業通用連接件相比,100萬㎡建筑可節約1600萬元。
2016年中民筑友完成低多層裝配式建筑專利體系價值評估,評估價值達1.03億元!成產研結合的良性循環。以公司自主研發的不銹鋼斷橋保溫連接件為例,該連接件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的現狀,解決了以往連接件不防火、耐久性差的問題,更大幅降低了成本,與以往行業通用連接件相比,100萬㎡建筑可節約1600萬元。
專利要形成體系,需要以產業鏈為脈絡,而這也是中民筑友專利的又一特征——全產業鏈100%覆蓋。圍繞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涵蓋材料、裝備、信息等不同環節,打造出獨有的全產業鏈技術生態。
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得益于中民筑友建筑科學研究院五院一部的科學設置:以建筑科學研究院為中心,建筑技術研究院、材料技術研究院、裝備技術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五大專業研究院負責不同環節上具體技術的研發及產品落地實施,使得產業鏈上每個環節均有專業的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并且落實創新科技的生產落地。
不同的技術專利,因為產業鏈的串聯而自成體系,其所帶來的是國家和行業對公司科研實力的關注和認可。2016年,中民筑友參與國家科技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課題、主編了湖南省、廣西省等多地的多個工程建設地方標準,被授予湖南省首個“裝配式建筑工程研究中心”,被國家住建部認定為“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成產研結合的良性循環。以公司自主研發的不銹鋼斷橋保溫連接件為例,該連接件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的現狀,解決了以往連接件不防火、耐久性差的問題,更大幅降低了成本,與以往行業通用連接件相比,100萬㎡建筑可節約1600萬元。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末,筑友專利申請量已達到1790項,授權量達到1201件,發明專利占比31%,居全國行業前列。
不太了解的人可能會困惑,建筑需要這么多專利嗎?其實是你OUT了。當今世界的建筑業早已不同往日,建筑科技是行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世界各國都在通過建筑科技改善居住條件,涉及包括新型建筑材料、建筑節能和新能、信息化技術應用、環境治理技術、質量技術與管理研究等。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的裝配式建筑,其主要特點就是信息化和綠色建筑,這也需要大量的建筑科技作為支撐。